6月28日晚,因儿子、儿媳加班,68岁的延吉市民王秋红拿起手机,熟练地在外卖APP上给10岁的小孙子订了最爱吃的炸鸡和披萨,给自己和老伴订了利于消化的红豆营养粥和鲍鱼蘑菇粥。不到半个小时,热腾腾的晚餐摆上餐桌。
“我小时候,顿顿勒紧裤腰带,饭都吃不饱。哪会想到现在,想吃什么就吃什么,甚至不用出门买菜,手指头点点订个外卖,美食就送到家中了。党的民族政策好,延边发展历经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的幸福生活比蜜还甜。”王秋红幸福满足地告诉记者。
王秋红是土生土长的延边人。回忆小时候的生活,王秋红说:“从记事儿起,‘饿’字深深地刻在脑海和身体里。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食物匮乏,惟一的愿望就是能吃上一顿饱饭。米饭和白面馒头是奢侈品,过年的时候吃上一顿带肉的饺子是最幸福的时刻。”
春天,王秋红和小伙伴们都去挖野菜,回来放上一些粗粗的玉米面掺和在一起,做成窝窝头是奢侈的美味。秋天是延边各族群众家家户户最为忙碌的季节,蔬菜大丰收,也是腌制酸菜、咸菜、泡菜的最佳时节。王秋红至今记得在朝鲜族同胞流传的谚语:“会腌咸菜,才能成为受人称赞的儿媳。”那时,家家户户平房外面,摆放着大大小小的酱缸、咸菜缸。到了冬天只有白菜、萝卜和土豆“老三样”,单调的蔬菜种类,要一直吃到次年春。如今,咸菜从过去餐桌上的“主角”成为配菜,餐桌上种类越来越丰富。
改革春风吹到了延边大地,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打破了“大锅饭”。王秋红说:“那时候,家家户户干劲儿足,生活水平逐步提高,菜篮子也越来越丰富了,偶尔能吃上肉了。”忍饥挨饿、缺吃少穿,这些困扰延边群众的基本问题一去不复返。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王秋红和丈夫不满足于仅仅吃饱饭,“下海”开了一间日杂五金商店。丈夫李洪学要经常到全国各地进货。每次回来,不仅带回时髦的衣服,更带回了各式各样的当地美食。第一次吃大虾的场景至今记忆犹新。1986年5月中旬,李洪学出差去大连,在市场上看到鲜活的大虾,想让从未吃过的家人尝尝鲜。那时候没有保鲜箱,火车速度又慢,临上车前找家饭店煮熟,坐了一天一夜的火车带了回来。
“第一次吃大虾,咋那么好吃,真是人间美味。边吃边想,啥时候能可劲儿吃上一顿呢。现在,大虾在市场随时可以买到,新鲜的、冰冻的,山东的、阿根廷的……不止大虾,现在食品种类繁多,应有尽有,坐在家里吃遍全球,这是从前想都不敢想的。”王秋红说。
以前,延吉市只有少数食堂和国营饭店,凭粮票定时定点用餐。如今的延吉市,饭店、串店、火锅店、烤肉店、冷面馆、汤饭馆林立,大街小巷星罗棋布,有许多特色餐馆让延边人足不出户可以吃到各省乃至其他国家特色美食。延边特色美食,也吸引着省内外的游客来打卡消费。如果吃腻了城里的饭菜,还有农家乐供消费者享用。大鱼大肉的“土豪吃法”渐渐被人们摒弃,科学膳食和养生概念开始成为主流。从前,因粮食短缺而用来充饥的野菜粗粮成为健康食品,重新回到餐桌上并受到追捧,从“吃得好”到“吃得健康”,绿色、有机、低脂肪成为新的关键词。
装满了“米袋子” ,充实了“菜篮子”,铺满了“餐桌子”。 沐浴在党的阳光雨露下,延边稳稳托起各族群众“舌尖上的幸福”。
——记者手记——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但也很朴素,归根结底就是让全体中国人都过上更好的日子。
民以食为天。吃饭是百姓生活的头等大事。 “小餐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 延边群众从勒紧裤腰带到凭票购买;从空空的菜篮子到“天天过年”的饭桌子;从吃不饱到吃饱、吃好,再到吃出健康、吃出品位、吃出文化。70年,百姓餐桌的变化,代表了延边人民生活水平质的飞跃,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日子越过越好。
延边日报全媒体记者 马楠
来源:延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