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真心投身扶贫一线
——记蛟河市拉法街道海青村驻村第一书记于洋
本报记者 李抑嫱 实习生 李佳
5个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和3个扶贫项目“上马”,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实现了从零到20万元的大幅提升,贫困户人均收入由2016年不足3000元增长到5125元;村内环境从曾经的“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到“村有广场巷路通,屯屯道边有路灯”,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曾经的落后村在年末考核中被评为街道“政绩突出班子”,并先后获得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劳动模范集体荣誉称号;他靠着韧劲、实劲、干劲,先后获得吉林市劳动模范、吉林市优秀共产党员、吉林市优秀驻村第一书记、吉林市实干担当典型人选等荣誉称号,赢得了全村党员干部和村民的一致好评……
他,就是蛟河市拉法街道海青村驻村第一书记于洋。
2016年3月,有过挂职社区副书记和乡镇副镇长锻炼经历的于洋被选派到海青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从驻村的第一天起,于洋就把自己当成了村里人,吃住在村里,每天不是去贫困户家里了解情况,就是到村社干部、老党员、村民代表、致富带头人家中走访,记下了5大本近10万字的“驻村日记”,里面全是村里的大事小情、村民的家长里短,每件事他都放在心里。
班子弱、队伍散、民心难聚,这是大多数贫困村的共性问题,于洋把抓好海青村党建工作作为工作主线,着力在建强班子、带好队伍、凝聚民心上下功夫。
2016年4月1日,于洋第一次在老村部参加支部大会。当时的村部只有40余平方米,有老党员提出:“咱们的村部太旧了,没有供暖设备,也没有个像样的会议室,久而久之都不愿意参加会议了。”
阵地如何巩固?民心何以凝聚?于洋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下决心一定要先把村部建起来。说干就干!协调资金、选择地址、设计图纸、监督进度,从早到晚,他“长”在了工地上。2016年7月1日,经过90天的连轴转,海青村230平方米标准化村部和1500平方米文化活动广场建成并投入使用。
海青村耕地面积少,没有企业带动,村级集体经济薄弱,缺少发展空间,如何致富成为摆在于洋面前的一道难题。经过与街道党委和包保部门多次座谈研讨后,最终确定了5个集体经济项目和3个扶贫产业项目,包括厂房承包项目、复垦地承包项目、木耳种植项目、贝母种植项目、山黑猪养殖项目、大地光伏项目等。
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心。为使每一户贫困户都能脱贫奔小康,于洋按照“因户施策定向帮扶,整合力量多角度切入”的思路,制订了“一户一策”的帮扶措施。
贫困户郭玉波腿脚不好,妻子患有眼疾,年迈的母亲体弱多病,还有2个女儿,一家人主要靠低保金维持基本生活。于洋了解情况后,为他安排了“村容保洁员”的岗位,每月工资500元,并在农闲的时候安排他到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场地务工。通过产业扶贫项目分红和个人务工所得,郭玉波每年增收近2万元,家里的生活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2018年,为进一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经过考察,于洋决定发展木耳种植项目。他一边向派出单位争取资金,一边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组织村党员、发展对象、积极分子开展“义务献工”主题党日活动,主动参与到种植生产各个环节,为村里节省了一大笔劳务支出。同时,通过第一书记代言、在村部门前开设农贸小市场、微信宣传发动人脉以及送货上门等方式拓宽销路。2018年末,村级集体增收近3万元。
4年来,于洋争取资金900余万元,先后为4个自然屯安上了自来水,让1000多名村民喝上放心水;为61户村民安装了室内厕所,2.65公里的柏油路、6公里的水泥路、5000多延长米的标准化围墙、160余盏太阳能路灯、144个统一风格大门相继完工。
海青村的脱贫攻坚工作还在继续,于洋也在不断成长和收获。今后,他将继续以真心投身扶贫一线,用奋斗抒写无悔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