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吉广播电视台
  • 客户端下载

用脚步丈量民情 用实干赢得民心

时间:2019-08-02 08:59:07 来源:吉林日报

分享到:

用脚步丈量民情 用实干赢得民心

——记四平市铁东区叶赫满族镇英额堡村驻村第一书记马全

本报记者 李抑嫱 实习生 李佳


“百姓小事,我的大事”——这8个字,是四平市交通运输局文明办主任马全写在工作日志扉页上的工作誓词,也是他坚守扶贫一线、听民意解民难的真实写照。


2017年9月,马全被选派到四平市铁东区叶赫满族镇英额堡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两年来,他从交通领域的一名战士转变成山村里脱贫致富的领路人,通过交通扶贫、产业扶贫、旅游扶贫、电商扶贫……一步步把小山村打造成为“省级美丽乡村”和“省级旅游扶贫村”。


英额堡村地处半山区,位于叶赫镇东北部,距离市区62公里,全村共有890户3200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53户112人。驻村后,跑遍了村里5个自然屯后,马全发现,对于处在半山区耕地不多的英额堡村来说,产业发展是村民脱贫致富的根本出路。建设果蔬大棚,让绿色产业带富村民,是马全经过考察得出的结论。而产业发展首先遇到的问题是土地流转。


面对一些村民土地意识强,担心土地流失没饭吃的顾虑,马全同驻村工作队、村干部挨家挨户走访,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终说服12户村民流转41亩土地,成功建成12栋绿源生态大棚。为解决大棚用水问题,马全争取到帮扶资金用于扶贫井的建设。大棚有了,灌溉充足了,栽种的香瓜、西红柿长出了甜蜜的果实。今年上半年,种植香瓜收入已达15万元。第二茬西红柿已经栽植完毕,预计8月可采摘,产量将达21万斤。


如今的英额堡村,绿源大棚和光伏发电两个产业项目齐头并进,每年可创收30多万元,贫困户每户增收500元至2000元,两年来全村贫困户分红达12万元。


接下来,马全又谋划起了乡村旅游扶贫的发展蓝图。2018年10月,具有6000年历史的八里堡北山新石器时期遗址立碑,标志着英额堡村走上了“文化+旅游”发展新道路。今年初,在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等联合主办的“党建引航脱贫攻坚暨第一书记代言展示会”活动上,马全多次上台向市民推介旅游项目,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马全深知,在扶贫中最关键的是“志智双扶”。71岁的贫困户林九江自食其力,自己动手扎笤帚和刷帚,马全主动承担起销售任务,积极联系交通系统职工、亲朋好友和社会爱心人士,销售产品总额达万元。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作为来自交通战线的马全,深知这一道理。驻村第一天,从四平市区到叶赫镇一级公路下来,那条弯弯曲曲、坑坑洼洼的山路,便记在他的心里。


马全第一时间向市交通局反映村里道路实际情况,又多次与镇领导沟通协调,提出8.9公里村路建设项目,并带领驻村工作队干部利用所学专业知识,免费全程提供公路施工技术,最终完成全村5个屯10个社76处水泥路的设计工作,并预计于今年开工建设。


扶贫路上,马全奉献的更多的是亲情、是温暖、是爱……英额堡村八里堡屯8岁的小女孩郑彤突然患病奄奄一息,她的奶奶想起马全,找他求助。几天时间,马全联系社会各个慈善团体和爱心人士募捐了2万多元善款,把小郑彤从死神手里夺了回来。


今年春节过后,马全和妻女带着慰问品,到村里看望贫困户。妻子说,丈夫挺不容易,自己完全支持丈夫的扶贫工作。“六一”儿童节那天,12岁的女儿“埋怨”他,把她留在家里,给村里18名单亲家庭的小学生过节……虽然心里充满对家人的愧疚,然而身为“第一书记”,马全知道,英额堡村那些贫困家庭更需要他。


“驻村工作是人生中一次宝贵的经历,也是彰显人生价值的大舞台,我要珍惜这段宝贵时光,用真情和实干让村民们的日子越过越好。”走在扶贫路上,马全激情满怀。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