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吉广播电视台
  • 客户端下载

延吉市打造全域旅游发展新样板 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走深走实

时间:2025-07-03 13:34:40 来源:延吉融媒

分享到:

近年来,吉林省延吉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挖文化内涵,创新发展路径,以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为引擎,将景区提质、文化传承、业态融合等方面工作成效转化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实践。

2025年上半年,延吉市共接待游客523.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3.5亿元,同比增长13%和5.8%,入围2025年全国县域文旅综合竞争力百强。

坚持全域推动,积极构建文旅协同发展格局

合理统筹谋划,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求纳入文旅发展规划,制定《延吉市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实施方案》文件,重点围绕业态、场景、路径对发展全域全季旅游作出系统谋划和全面部署,推进民族“三交”工作融入文旅发展全链条。建强核心景区,帽儿山(恐龙)文化旅游区三大景点焕新升级全面开放,海兰明珠塔、延吉恐龙博物馆“AI体验馆”、中国朝鲜族民俗园美食街相继完成改造,重点实施布尔哈通河综合提升、1978文创园、水上市场拆迁、城市会客厅等10余个重点文旅项目,以“生态+文化+科技”的创新组合拳,让旅游高质量发展成果惠及各族群众。建好实体阵地,依托红色、生态、民俗、冰雪等特色旅游资源,在全市建成1个教育实践基地和10个旅游促“三交”基地,精心布设展陈,规范讲解内容,完善配套服务,根据各阵地的不同功能和特色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为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搭建“连心桥”。设计精品路线,有效整合中国朝鲜族民俗园、延吉网红弹幕墙、发展美食街、延边博物馆等旅游资源,推出民俗游、网红游、特色美食游、亲子游、研学游、康养游、购物游等30条精品路线,让各族游客在品尝美食、拍照打卡、休闲娱乐等沉浸式体验中“同唱一首歌、同吃一桌饭、同跳一支舞”,增进情感共鸣。

坚持以文促旅,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创作一批歌舞力作,将延吉历史底蕴、服饰文化、乐舞文化等有机融合,打造《四季如歌》《印象延吉》《故乡列车》等文旅演绎精品,展现了“人人皆可起舞,处处可听佳音”的独特地域艺术风格。其中,《四季如歌》自2007年首场演出以来,累计演出1700余场次,接待海内外游客41万余人次。弘扬传承非遗文化,通过举办“非遗之声”音乐会、“非遗项目进校园”等主题文化系列活动170余次,开展四物乐、伽倻琴重奏、满族剪纸、盘索里等表演活动,让各族群众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互鉴共赏、增进友谊,厚植家国情怀。策划多样节庆活动,以节为媒构筑文化认同时空场域,连续举办12届延吉冰雪旅游节、8届东北亚冰雪汽摩运动大会,打造延吉花灯文化旅游节、围炉煮茶、冬钓等20余项节庆活动,吸引不同民族游客参与,增强群众互动、促进文化交流。2024年12月至2025年2月雪季期间,延吉共接待游客约306万人次,同比增长12.2%,实现旅游综合收入约43.6亿元,同比增长5.1%。开发特色旅游商品,将地域文化基因和民族精神符号融入产品设计,推出民俗特色工艺品、美食特产、文创产品等多个领域旅游商品1000余种;成功举办7届延吉旅游商品大赛,打造“延吉有礼”品牌,展示宥茗•洗碗巾、人参、米酒等旅游商品和特色文创产品,进一步拓宽文化传播渠道。

坚持业态融合,搭建交往交流交融实践平台

开发“美食+”发展模式,扶持壮大民俗品牌特色老店,培育网红餐饮特色小店,升级改造特色美食街区,将非遗文化融入景区建设、店铺装饰,让各族游客在品尝和制作花糕、米糕、米酒、辣白菜等传统美食过程中了解少数民族饮食特色,感受中华传统饮食文化魅力。构建“拍摄+”沉浸体验,联动中国朝鲜族民俗园周边300多家旅拍影楼,提供“朝鲜族服饰换装+民俗场景拍摄”全链条服务,通过向游客介绍民族服饰制作技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让各族游客了解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体验各民族文化共融互嵌的良好氛围。塑造“咖啡+”消费场景,以超千家咖啡馆为基础,将咖啡文化与城市IP深度绑定,引导咖啡经营店主创新设计带有“延吉”标识的咖啡杯和购物袋,研发推出苹果梨咖啡、冻梨冰美式等特调咖啡,不断满足各族游客“打卡拍照”“休闲体验”等多样化需求。打造“足球+”活力名片,依托“足球之乡”品牌,举办青少年足球联赛、中甲主场比赛等赛事378场次,营造“周周有赛事,项项皆精彩”的良好氛围,让足球成为各族游客来延吉打卡的必选文化项目。

坚持交流互鉴,全方位促进跨区域资源联动

深化区域联动合作,赴重庆、青岛、杭州、哈尔滨等旅游发达城市举办延吉旅游推介会并签订文化旅游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联动汇成文旅产业发展长廊,促进区域间经济、文化交流合作。持续优化政策供给,创新开展“大学生暑期旅行‘就’在延吉”主题活动,为大学生提供特色文化体验、民俗互动、暖心服务等“三交”实践场景,深化各族青年跨区域交往交流交融。开展研学交流活动,打造帽儿山(恐龙)文化旅游区全国研学旅行基地,创建研学课堂教室,开展“非遗+研学”活动,创新“研学+IP文创”产品。截至目前,共接待35批次研学团队、2219人,并成功入选《吉林省第二批研学旅行基地》。举办文旅体验活动,在春节、“五一”、端午等重要节点,开展“来多彩延边 过民俗新年”“来多彩延边 探边境春韵”等文旅体验活动,邀请来自全国各地的100余户家庭来延吉共度佳节,促进各族域外游客与当地干部群众深入沟通交流、缔结友谊。

坚持品牌带动,持续擦亮城市文旅特色名片

创新文旅营销策略。牢牢把握新媒体时代的机遇与挑战,抢抓“网红经济”风口,广泛发布“美食攻略”等旅游宣传短视频,积极对接《奔跑吧》《惊叹俱乐部》《幸运旅行家》《五十公里桃花坞》等知名综艺、影视节目录制,邀约“网红大V”及摄影作者来到延吉,持续增强文旅消费热度。研发线上服务平台,推出延吉旅游线上综合服务平台“延吉行”,开通旅游资讯、景点介绍、酒店预订、在线支付等全方位一站式服务,为旅游促“三交”品牌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吸引各族群众在云端中相互学习、相互影响、相互帮助、相互借鉴。加强文旅服务监管,制定出台《文化旅游市场规范化管理实施意见》等文件,创新开展“食尚延吉”餐饮店、“金口碑”酒店、“示范民宿”等评选活动,加大技能培训力度,着力提高旅游行业服务水平。强化文旅要素保障,在城市出入口、景区景点开展咨询引导、“延吉好声音”讲解等志愿服务;免费开放人才驿站,组建出租车保障分队,增加高峰时段公交线路和班次,强化人员密集场所警力部署,为游客营造安全有序的出游环境,让游客深度融入当地生活,构建深度互嵌社会空间。

延吉市以全域旅游为抓手,将民俗文化、特色美食、生态风光深度融入旅游场景,构建起主客共享、全民参与的文旅新格局。未来,延吉将持续深化全域旅游实践,让文化认同的种子在文旅体验中生根发芽,让团结进步的力量在山水人文间凝聚升华,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与动能。

初审:宋依凝

复审:曹阳

终审:王军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