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莲里抗日游击根据地位于今延吉市小营镇河龙村以东,布尔哈通河和海兰江交汇处,一条30里长的山沟纵横交错,通向四方,是连接延吉、龙井、图们等地的交通要道。四周群山环绕,峰峦叠起,仲介洞、水砧洞、柳亭村、学校村、北花莲里、南花莲里、小营、磨盘、东沟、上村、中村、鸡林村、卢家村等10余个朝鲜族聚居的自然屯坐落在各个沟口,村民有700余户。
1931年10月,中共海兰区委成立,所辖支部包括花莲里支部、东盛涌支部、桦尖子支部,李相根任区委书记。海兰区委成立后,在延吉县委的领导下,11月初发动花莲里一带农民开展了秋收斗争,翌年又开展了春荒斗争。斗争从最初的减租减息发展为没收地主老财的粮食,进而发展为严惩恶霸地主、清算亲日走狗的斗争。
1932年10月中旬,花莲里游击队2名队员在南昌益带领下,装扮成日本缉私队员,三更半夜摸到桦尖子伪警察分署,往大门缝里递进伪延吉缉私队长的“明信片”,骗开大门,闯进屋里,夺取了10支步枪和衣物,花莲里游击队的长短枪增加到30余支。10月下旬的一天,伪护路军趁着游击队外出,闯进花莲里,抢去了老百姓牲口和粮食。金顺德闻讯,率领15名游击队员埋伏在道边,俘虏4人,缴获步枪4支,夺回了被抢的牲口和粮食,还给了主人。
金顺德、南昌益领导的花莲里游击队在磨盘山、依兰沟、老头沟、花莲里、八道沟等地袭击敌人,烧毁汽车,缴获枪支、白布、防水布、胶鞋、缝纫机等物品,壮大了游击队的实力,使花莲里根据地名声大振。
面对日本侵略者“讨伐”变本加厉、不断升级的严峻形势,1932年末,花莲里根据地军民转移到王隅沟根据地。
初审:宋依凝
复审:曹阳
终审:王军
